
逐級而下,記者走進六盤水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的施工現(xiàn)場。
六盤水被列為全國首批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城市
各類管線有了家 道路不再天天挖
陪同記者采訪的六盤水市保障性住房開發(fā)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仕強說:“這兒以后就是我們城市各類管線的‘家’了。”
在一段豎直排列的PV管面前,只見從上至下依次排列著10KV電纜、電力光纖、光電、聯(lián)通、移動、電信等標示,以后所有的市政管線都會按照這樣的順序集中“安放”在這里。
“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就是要向道路頻繁的‘城市拉鏈’說不。”李仕強告訴記者,隨著項目的建設,過去你挖來我挖去的場景將一去不復返。
有這么一組并不完全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可以說明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重要性,2013年,六盤水市中心城區(qū)開挖道路埋設管道事項就有31起,2014年有25起,其中涼都大道每年都有10次左右道路開挖現(xiàn)象。
今年4月,在國家財政部、住建部聯(lián)合組織的“2015年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競爭性評審”中,六盤水與包頭、沈陽、哈爾濱、蘇州、廈門、十堰、長沙、海口、白銀等城市,憑借地方政府重視程度、目標任務合理性、投融資模式創(chuàng)新性、配套措施完整性等方面的優(yōu)勢,成為全國首批10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
10月17日,“六盤水綜合管廊PPP項目”正式舉行開工儀式,標志著“涼都”邁出了改善城市地下基礎設施的重要一步。
據(jù)悉,六盤水市啟動的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總投資29.94億元,全長39.69公里,涵蓋鐘山區(qū)、水城縣、鐘山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建設期限為24個月,試用期為1年,設計使用周期為100年。
李仕強告訴記者,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不但能避免由于敷設和維修地下管線頻繁挖掘道路而對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響和干擾,也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費用和工程管線的維修費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類管線的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