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習習,海寧市斜橋鎮仲樂村村民許志強坐在客廳中,享受令人神清氣爽的傍晚時光。開窗通風——他的這一愿望,終于實現了。
作為全鎮榨菜生產加工的主要基地,仲樂村曾因部分戶外腌制窖池存在直排、偷排現象,導致河水發臭,村民不得不全年緊閉門窗。盡管全面治水已從一年前開始,卻未根除這一頑疾。
今年4月,杜五寶、李明江等5位斜橋鎮人大代表,在數次巡查后發現偷排窖池21只,并抄告村兩委,要求全面整治。兩個月后,窖池已全部填埋,人大代表的跟蹤監督則還在繼續。
為督促責任主體履職、鞏固現有治水成果,今年4月,海寧開展“人大代表監督已治理的河”主題活動。截至9月底,全市共有898名各級人大代表參與活動,開展巡河1879次,發現問題762個,已解決697個,提出意見建議752條。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作為市內備用水源的鵑湖水庫達到Ⅱ類水,碧波蕩漾、白鷺翩翩的情景重新映入海寧人的眼簾。
治黑臭,代表在行動
近日,市人大代表田豐、居海明又來到海洲街道的沙涇港邊查看水質。再不能讓黑臭河反彈,是他們的目標。
在今年5月的巡查中,他們發現曾投入30多萬元進行綜合整治的沙涇港北段,竟然又變黑了。兩位人大代表迅速將問題告知街道農機水利服務中心,并要求其向市治水辦反映。
深入調查后,真相浮出水面:沙涇港南段河道清淤時,施工單位將污水直排進入雨水管網,導致北段河道污染。隨后,相關部門對此行為進行查處,并對涉事企業給予警告。
幾經波折,一灣碧水失而復得。但這事引起代表們深思:那些摘了帽的黑河、臭河、垃圾河,近況如何?各級人大代表分成201個監督組,對全市280條已治理的“三河”進行巡查,并及時反饋問題。
近半年來,在海寧的河道、溪汊邊,出現了一道新風景。代表監督組風雨無阻,沿岸而行,認真查看水質與環境,不時拍照記錄。一次次巡查,他們逐漸與不知名的溝渠、池塘熟識,參與治水、持續監督也成為代表履職的新常態。
市人大代表吳一平9次巡查,促使后富亭子港的水質不斷好轉;陳國定等4位人大代表跟蹤監督,推動北余杭界河得到跨界治理;徐一蘭代表發現上游來水造成市二水廠水質異常,立即通過代表履職服務平臺“喊話”省環保廳,為解決問題發聲、出力……
此外,海寧還建立人大代表與居民代表聯系機制,擴大監督治水范圍。截至9月底,共有人大代表1620人次、街道居民代表260人次參與監督。“代表監督,倒逼我們對河道保潔常抓不懈。”海寧經編產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范仲飛說。
出新招,匯聚“微”力量
發現水體污染,怎樣及時解決?“發微博,@硤石金美鳳!”這是海寧人的回答。
金美鳳,這位來自硤石第五選區的市人大代表,的確比較“潮”。1萬多微博粉絲,2000多條治水微博,單條微博最高轉發量達15.8萬次、最高閱讀量達30多萬次,她開創了代表監督治水的“微”模式。
“職能部門在哪里?河里的浮萍又不能做菜吃,為什么金家浜還沒有專人負責打撈?”金美鳳犀利、較真的微博風格,常令政府部門負責人難堪。“促使政府認真對待群眾的意見建議,是人大代表的責任。”她理直氣壯地說。
借助網友的微博爆料,并憑借人大代表的身份,她保證每個問題得到反饋,從而推動全民治水。
兩年前,“海寧微博沙龍水環境義務網絡監督團團長”成了金美鳳的新頭銜。如今,她帶領著這支800多人的隊伍,不定期開展河道巡查,并上傳問題圖片和視頻@海寧環保,由相關部門跟蹤處理。
治水微博匯聚的力量,使許村鎮塘橋村的新開河恢復了往日清秀的容顏,漂浮物在海洲街道張家村的前塘河已不見蹤影。
響應各級黨委、人大提出的“融入新媒體”、接軌信息化的要求,人大代表積極尋找履職新平臺。馬橋街道人大建立微信群,“圈”進人大代表、政府負責人、村干部,通過即拍即改,提高治水效率;許村鎮則推出“焦點訪談”,通過視頻、照片曝光近期發現的問題,要求被點名的責任單位一周內整改,人大代表進行跟蹤監督。
“互聯網+”模式,正為代表監督治水助力提速。2015年,海寧在1月至9月省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中,持續保持優秀。
建機制,監督無窮期
“沒有人大代表監督后的簽字,河道整治工程款不得支付。”斜橋鎮的新規定,向基層代表借力,共同把好工程質量關。
不久前,該鎮樂農村九曲港、長春橋港等河道清淤工程完結。驗收前的檢查中,魏明等人大代表發現,工程存在5處打壩減少長度、河岸垃圾未清理裝運等問題。因此,認定結賬總價應為23.85萬元,比招標價減少近4萬元。
如今,斜橋鎮的人大代表已參與到工程招標、現場管理、質量驗收的監督工作中,并先后發現“中標單位中標后層層轉包”等問題。
形式多樣的長效監督機制,守護著清波蕩漾的美景。在市、鎮兩級代表的聯合監督下,袁花鎮袁硤港、辛江塘的袁花段實現了納管排放;長安鎮借助代表個人與代表小組的交叉監督,避免了吉元橋港水質反彈;丁橋鎮推行的兩村交叉監督,破解了分界河的管理難,令江介堰橋港成功作別“全市最黑臭河道”的歷史。
每月15日,上月的《人大代表監督巡查河道意見建議明細表》就會出現在市“五水共治辦”常務副主任宓肖明案頭。“海寧治水已進入精細化提升階段,一月一報能盡早發現水質反復的苗頭。”宓肖明說。
此外,海寧還對上級交辦和媒體曝光的“三河”建立掛牌督辦制,目前,共掛牌督辦整改107條,82條已完成整改。在針對治水工作的考核問責中,共有72名干部被追責。
今年5月的“人大代表接待走訪選民月”活動中,代表們將監督情況帶到了集中接待座談會上。“監督治水不會終止,希望大家共同參與。”匯報完自己所監督河道的近況后,人大代表朱國英向選民發出了聯合巡查的邀請。
海寧治水,正在人大代表帶動的全民參與浪潮中,不斷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