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沒來了,沒有想到巢湖變化如此之大,風景真的很漂亮。”十一假期,宣城的吳先生帶著家人,來合肥游玩。他說,相比以前,巢湖水更清、景更美。
“十二五”以來,我市以環巢湖生態示范區建設為載體,按照“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的思路,全面實行“河長制”,強化點源污染控制,推進污水處理擴能與提標,依法加強環境監管,巢湖水污染防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看,這水多清,完全符合排放標準。”幾天前,一位參加巢湖綜合治理民主評議環保組的市政協委員,在十五里河污水處理廠內看到處理后的水,由衷地發出贊嘆。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環巢湖生態修復保護工程,與國家開發銀行合作推進環巢湖生態示范區項目建設。一期以防洪和治河為主,共安排16個項目,目前全面完工;二期以治污和防污為主,共安排環湖42個鄉鎮污水處理及配套管網等98個項目,已全部開工;三期以擴容和保護為主,部分項目已開工;四期以開發利用為重點,目前正在抓緊謀劃。
市環湖辦負責人說,四期工程將以小流域治理及環湖周邊環境提升為主,對一期工程中的16條、330公里河流由線擴展到面,由河道擴展到流域治理,共設置13個項目,可研總投資67.6億元。“五期工程以小流域治理為抓手,根據不同地形特點、水文條件和污染源結構類型劃分小流域治理單元,實施‘山水田林路村’綜合整治,突出水污染治理,真正做到治理一個小流域,清潔一個小流域。”
今年以來,市環湖辦繼續探索理論體系、體制機制、關鍵技術、工作方式的“四大創新”,實踐大湖治理的巢湖模式、水污染治理的合肥之路,階段性成效開始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