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終于踏實了,有了這個經驗比值,以后再也不用為化驗結果的差異而頭疼了!”9月15日,剛剛拿到實驗報告,華北油田采油四廠測試大隊化驗室主任王俊新終于長舒了一口氣。
長期以來,在該廠水質監測的懸浮物測定中,各采油作業區注水站化驗室主要采用濁度測定法,測定結果以NTU為單位,而廠測試大隊統一采用濾膜過濾懸浮物測定法,測定結果以mg/L 為單位。二者數值存在差異,沒有可比性,不僅令各作業區困惑不已,更使注水水質的化驗結果缺乏準確性、權威性,對保證注水水質產生了一定影響。測試大隊化驗室技術人員以廠“我為注水專項治理獻計獻策”主題活動為契機,明確課題研究方向,著手研究兩種測試結果之間的關系。
為了確定懸浮物測定法與濁度測定法的經驗比值,測試大隊化驗室技術人員對古一注的來水和濾后水質進行了連續、多次、有效的實驗。通過數據對比、列表分析和求平均值的方法,技術人員將懸浮物測定法與濁度測定法巧妙結合,探尋二者之間的規律,終于明確了古一注水質濁度和懸浮物含量的經驗比值,從而解答了作業區對于化驗結果的疑惑,并且科學驗證了古一注的污水處理效果,令水質化驗工作發揮了更大作用。今后,大隊化驗室還將在其它作業區的重點區域開展實驗,將經驗值加以推廣,為注水工作提供合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