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內的河道,都要設一道閘,它能起到的作用可不小。杭州市市區河道建設中心近日透露,今年列入杭州市區河道綜保工程年度計劃的4座閘站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分別在拱墅區和蕭山區,對當地區片來說,起到了防洪排澇、改善水質的積極作用。
拱墅區的兩座,是十字港閘站和慶隆河閘站。
十字港閘站,在祥符區塊,十字港的西段,緊鄰西塘河。閘站未建成之前,整條十字港河是典型的黑臭河,遍布垃圾,臭味熏天。新閘站建成后,主要對祥符地區河網起到防洪排澇及引配水的作用,部分時段也通過控制整條十字港河水體流向來保持局部河段的水清。
慶隆河閘門,在慶隆河與余杭塘河口北面、余杭塘路與余杭塘河之間,為單向排澇閘門。原本,為了解決益樂路西側新建公租房范圍內的雨水排放問題,特地在益樂路東側沿路新開挖一條慶隆河與余杭塘河相連,這個新建閘門,就設在新建慶隆河與余杭塘河交叉口,它起到的作用,就是讓這一帶的排水“收放自如”。比如像雨量較大的汛期初期以及嬰兒港配水期間,慶隆河水流自東北向西南流入余杭塘河;汛期后期余杭塘河水位高漲遠超于慶隆河水位后,將慶隆河水閘關閉即直立,阻止余杭塘河水流入,慶隆河水則自西南往東北流入嬰兒港,通過南側嬰兒港排澇泵排入南側余杭塘河。
蕭山區的兩個閘站,一個是中北部的大浦河支流一期閘站,通過新開挖的浦河支流溝通原大浦河和北塘河,進而溝通蕭山新區水網,控制蕭山城區水位,起到防汛排澇和引配水的作用。
另一個姚江河閘,在蕭山區的東南部,育才路西側廣澤小區附近,建于姚江河東端。河水自三江口的小礫山排灌站由西往東流出,通過姚江河閘的阻水作用,使得河水北轉流入城區,從而加大對蕭山城區河道水體流量,改善城區河道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