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6日,在事故核心區,天津送變電工程公司應急搶險人員研究轉移設備方案。

八月十六日,在事故核心區附近的萬科金域藍灣小區前,救援人員集結出發。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第六次新聞發布會16日召開。截至16日9時,事故現場已發現112具遺體。目前失聯人員95人,其中,消防人員85人。來自指揮部醫療組的信息顯示,截至16日15時,仍有698名傷者住院治療,其中危重傷員57人(含危重癥20人)。有77名傷者已經出院。
目前,爆炸現場數百噸氰化鈉位置已確定,正采取三種方案進行處理。有關方面表示,現正對氰化物污染進行無害化處理,可有效控制。因明火已滅,不用擔心隔離區外大氣和飲用水受影響。
爆炸現場氰化鈉將被安全處置
北京軍區參謀長史魯澤少將在1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爆炸現場氰化鈉的位置已確定,有兩處,初步估算,有數百噸。
史魯澤表示,目前已經采取了三種方案,對少部分已炸開外露的,清理出一塊場地,用雙氧水或者其他辦法進行化學中和,來溶解它。對大面積分散的,砌起一米多高的圍墻圍擋起來,為了防止因下雨而造成的化學反應,還進行了必要的遮蓋,預防二次污染。對成桶未損壞的將其及時清運,撤離現場,由專業化的公司進行專業化處置。
天津環保局環境應急專家組組長包景嶺也在發布會上回應說,爆炸現場桶裝氰化物大部分保存完好,少量因沖擊發生泄漏。現正對氰化物污染進行無害化處理,可有效控制。因明火已滅,不用擔心隔離區外大氣和飲用水受影響。他表示,在事故現場周邊警戒區外布設的17個環境空氣監測點位中,有兩個點位氰化氫累計出現2次超標,但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防化專業力量已9次進場采樣檢測
史魯澤表示,北京軍區已經抽調國家級核生化應急救援力量、工程搶險力量和醫療專業救治力量共計1909人,動用專業裝備和指揮保障裝備201臺。防化力量到達現場后,在事故核心區周邊建立了7個監測點,24小時不間斷對爆炸現場兩公里范圍內空氣質量進行跟蹤監測,每隔一小時向現場救援指揮部報告一次監測情況。事故核心區危險減弱了以后,防化專業力量已經9次進入爆炸現場,采集了土壤樣品、檢測沾染的數據,獲得第一手資料。主要查明有害物質的種類、位置和危險程度,為現場指揮、決策和組織救援提供可靠的依據。
史魯澤說,從最新檢測的數據來看,核心區周邊空氣中僅存有少量的有害氣體,濃度均低于國家規定的致人傷害的濃度標準,“不會對人體造成次生災害”。
5項措施嚴防廢水污染確保水安全
包景嶺表示,環保部門目前已經采取了五項具體措施嚴防廢水污染,確保水環境安全。
一是針對人們擔心的氰化物的特征,事故區域雨水、污水、外排水全部用水泥進行了封堵,確保區域內各類廢水不會排入外環境,確保區域外水體和渤海的環境安全。
二是事故區域周邊設置圍堰,將事故區域與外部隔離,確保雨水不會溢流出事故區域。
三是事故區域外的雨水、污水管道內的廢水和消防廢水,全部進入新設置的應急廢水裝置,采取強氧化等方式對廢水破氰處理后,再排入天津港保稅區擴展區的污水處理廠,做進一步的深度處理。
四是天津港保稅區擴展區污水處理廠在現有處理的工藝基礎上,在前端增加廢水處理應急裝置,實現對廢水的雙保險。
五是對現場隔離區內的水坑、水塘、明渠等低洼匯水區內的高濃度廢水,由專用罐車收集后送危險廢物處理機構進行專業化處理。
截至15日晚,已經有100噸的廢水由專用罐車運到了污水處理中心進行處理。
最高檢介入事故調查劍指職務犯罪
此外,最高人民檢察院16日消息,最高檢已派員介入事故調查。
據悉,最高檢瀆職侵權檢察廳已派人趕赴事故現場,與天津市檢察機關組成檢察調查專案組。
最高檢瀆職侵權檢察廳負責人表示,檢察機關將認真開展事故調查,依法嚴查事故所涉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枉法等職務犯罪,對構成犯罪的涉案人員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為遏制重特大責任事故,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安全生產秩序穩定發揮好職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