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東莞劃定水功能區的50座具有飲用功能的水庫將有“庫長”。記者日前從東莞市水務局獲取的“庫長制”實施方案中看到,這些水庫都將由相應的鎮街(園區)行政首長擔任“庫長”,承擔其水污染治理責任。2015年底前,由“庫長”牽頭,全面摸清水庫集雨區內污染源現狀,按照先急后緩、分步實施、綜合治理原則制定水庫水污染治理方案,提出治理措施和工作計劃,并報市水務局備案。
水功能水質達標任務落實到“庫長”
方案稱,按照屬地管理、責任到人的原則,對東莞主要水庫所在集雨區的污染管控、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等工作實行地方政府(園區)領導負責的“庫長制”,以地方政府(園區)行政首長擔任“庫長”,并將水功能水質達標任務落實到“庫長”,建立健全水庫水環境保護和治理的長效機制。
“庫長制”的實施范圍為全市已劃定水功能區的50座具有飲用水功能的水庫,具體包括同沙水庫、松木山水庫、橫崗水庫、茅輋水庫、契爺石水庫、水濂山水庫、蝦公巖水庫、黃牛埔水庫等8座市屬水庫和雁田水庫以及41座鎮街(園區)管理水庫。
其中,松木山水庫、同沙水庫2座中型水庫及五點梅水庫、馬尾水庫、蓮塘頭水庫、仙村水庫、長湖水庫、大溪水水庫、蘆花坑水庫、懷德水庫、西平水庫、三枝松水庫、尖崗水庫、嚇角水庫(上)等12座跨界小(一)型水庫,由對應集雨區范圍的鎮街(園區)行政首長分別擔任“庫長”,各自承擔水庫對應集雨區水污染治理責任,其余36座水庫分別由屬地鎮街(園區)行政首長擔任“庫長”。
實現水庫達到或優于水功能區水質目標
“庫長”具體有哪些工作任務?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先是制定治理工作方案。由“庫長”牽頭,全面摸清所屬水庫集雨區內的點源和面源污染,重點包括污染企業、餐飲、居民生活污水、農業面源、入庫排污口等,并形成水庫的水污染治理方案,提出治理措施和工作計劃。
與此同時,“庫長”要充分發揮地方行政首長的領導和協調作用,將水污染治理責任落實到相關部門和責任人,建立多部門充分合作的協調聯動機制,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完成各項任務,最終實現水庫達到或優于水功能區水質目標。
具體工作包括嚴格控制污染增量,加快淘汰重污染企業;加強面源控制,整治垃圾污染;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水庫治理。2015年起,全面啟動截污次支管網建設,逐步完善截污管網體系,進一步提高污水收集處理率。積極推進水庫清淤和水生態修復,逐漸改善水質狀況。
此外,“庫長”還要在每季度結束10日前將上季度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報送市水務局,由市水務局整理匯總后,上報市政府。
任務納入市環境保護責任考核體系
記者了解到,2015年9月底前,在全市50座已劃定水功能區的具有飲用功能的水庫實施“庫長制”,確定水庫的“庫長”及其工作職責。2015年底前,由“庫長”牽頭,全面摸清水庫集雨區內污染源現狀,按照先急后緩、分步實施、綜合治理原則制定水庫水污染治理方案,提出治理措施和工作計劃,并報市水務局備案。2016年起,按照治理方案,加快落實治理措施,促使水庫水質逐年改善,最終達到或優于水功能區水質目標。
此外,庫長有嚴格的考評制度。將“庫長制”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市環境保護責任考核體系,加強督查督辦和嚴格考核。一是實行日常監督考核通報制度。市水務局負責組織開展“庫長制”落實情況的跟蹤督查,并實行工作進度季度通報、整治業績年考核制度。年終考核結果由市政府進行通報。二是實行區域限批制度。對考核不合格的鎮街(園區),由市環境保護局實行區域限批,暫停所有水污染建設項目(減排項目除外)的環評審批,待完成治理任務后方可解除。三是將“庫長制”考核結果納入落實科學發展觀考核的重要參考。
“庫長”
工作
形成水污染治理方案,提出治理措施和工作計劃。
發揮地方行政首長的領導和協調作用,將水污染治理責任落實到相關部門和責任人,建立多部門充分合作的協調聯動機制。
嚴格控制污染增量,加快淘汰重污染企業;加強面源控制,整治垃圾污染;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水庫治理。
在每季度結束10日前將上季度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報送市水務局,由市水務局整理匯總后,上報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