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市“五水共治”辦獲悉,為進一步深化“五水共治”工作,全面推進城鄉生活污水治理,促進全市水環境持續改善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我市出臺《嘉興市城鄉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以改善水環境為核心,努力構建具有嘉興特色的城鄉一體化生活污水治理新格局。
據悉,通過實施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我市將確保污水處理率每年提高5%,力爭到2017年底,新增污水處理能力60萬噸/日,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市域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主要污水處理廠輸送管網實現互聯互通,基本建立城鄉一體的污水收集管理新體系。同時,理順價格機制,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和非居民用水累進加價制度,各縣(市)全面建成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
亮點一:全面提升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納管水平
根據該計劃,我市將開展污水管網普查,推進截污納管改造,深化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建立健全污水管網竣工實測實量制度,全面控制新增污水管網施工質量,加大現有污水管網普查力度,建立管網GIS信息系統,實現實時監測、數字化管理。加快合流制排水系統雨污分流改造,對難以改造的合流制排水系統采取截流、調蓄和治理等措施,有效解決雨天污水輸送難、處理難和污水外溢等問題。在有條件的區域積極推進初期雨水收集、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強化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接合部污水收集,大力推進城鎮入戶收集管網建設,徹底解決污水收集“最后300米”問題。
到2017年,全面完成污水輸送三級管網普查,完成現有城鄉一體新社區(小集鎮)污水管網普查中發現問題的整改,基本完成城市(縣城)未截污納管、未雨污分流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嘉興市區、各縣(市)城區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95%以上,基本實現全部城鎮污水未入網居民入戶收集管網建設,城鎮污水收集處理率均達到90%以上。
亮點二:全面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治污基礎設施建設
據市“五水共治”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將實施城鄉一體新社區生活污水收集。以納管收集污水處理廠處理為主,按照城鎮管網標準加快城鄉一體新社區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全面推進城鄉一體新社區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加大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力度,現有城鄉一體新社區實現污水收集管網全覆蓋、生活污水全處理,新建城鄉一體新社區污水收集管網按照城鎮管網標準實施并與市政道路同步施工、同時到位。
同時,高標準治理保留傳統自然村落,因地制宜治理待整治村落。在污水管網覆蓋半徑500米范圍內的保留傳統自然村落,其生活污水優先采用納管方式處理。不具備納管條件的保留村落,以集中式處理設施處理為主。規劃近期搬遷的待整治村落,可采用建設簡易處理設施進行簡單處理;規劃中遠期搬遷的待整治村,根據人口聚集和村落用地情況,因地制宜采用就地自建集中處理設施、自建單戶(聯戶)生活污水治理設施處理。
此外,我市還將進一步深化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施互聯互通工程,推進污泥處置設施建設。統籌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大力推進再生水廠建設,到2017年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10%。實施市域內主要污水處理廠輸送管網互聯互通,加快污水輸送管網建設,加強管網維護力度,建設數字化統一調度平臺。強化污泥處置管理,對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實行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對非法污泥堆放點一律予以取締。到2015年,全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80%以上;到2017年,各縣(市)均建成1個污泥規范化處置項目,全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100%。
亮點三:全面建立城鄉生活污水運行維護機制
按照城鄉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要求,我市將建立分類運行維護體系。根據城鄉生活污水的不同治理方式,建立健全相應的污水基礎設施運行、維護模式。收集納管污水廠集中處理的全面實行第三方運行模式,由專業公司負責日常巡查和設施維護管理工作,“集中式處理設施處理”、“單戶或聯戶分散處理”的建立專業隊伍進行統一維護工作。
對污水處理設施,將實現專業化運維,強化資金保障。以專業化、市場化、智能化為導向,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建立數字化服務網絡系統和平臺,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地開展生活污水治理運行維護管理,實現農村治污設施日常化、常態化運行。同時,建立治污設施運維考核評價機制及運營單位市場準入機制,引導運維單位提升從業人員技能,確保項目充分發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