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型污水處理廠采用廣域網遠程監控系統,通過機械設備采樣傳送到污水廠總部,替代人工值守、采樣,每噸污水可以節省處理成本0.7元左右。近日“農村污水處理廣域網運營監控系統”在斗門開啟運作,試水“互聯網+污水處理”新模式。
當天啟動的全國首家“農村污水處理廣域網運營監控系統”是由珠海名門水質凈化有限公司在井岸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基礎上升級改造而成的。傳統的農村污水處理廠需要每天都派人看守,應用廣域網運營監控系統后,設備運行情況、水質情況等整個污水處理過程都可以在手機上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監控和遠程控制,只是在設備出現故障時才需要人工進行維護,至少可以節省70%的人工成本。珠海市名門水質凈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世俊介紹,“農村污水處理廣域網運營監控系統”主要是運用互聯網+的新理念,搭建起集中運營、集中監控、集中管理的互聯網操作平臺。
該系統的啟動運行,可有效提高生產運營效率,有利于減少人力、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有利于運營管理數據的及時收集分析,有利于環保職能部門集中監管提高效率。據初步測算,小型農村污水處理廠應用該系統后,污水處理成本可大約下降0.7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