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省水文局了解到,根據對渭河的水文監測顯示,2011年我省啟動渭河綜合治理后,干流年徑流量正在呈增加趨勢,同時中、下游水質污染程度大幅降低。
進入21世紀以來,渭河逐步成為一條徑流量銳減、水生態日趨惡化的河流。根據監測,渭河上游林家村段年徑流量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平均為22億立方米,1997年和2000年只有4億多立方米;渭河干流寶雞以下河段均為V類或劣V類水,被稱為“關中下水道”。
2011年以來,省水利廳、沿渭流域各級黨委、政府通過實施渭河水量調度,開展生態治污,加大污染源整治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使渭河干流的徑流量明顯增大,沿渭水質有了明顯改善,水質已由2010年的重度污染變為輕度污染。
渭河干流徑流量呈加大趨勢。渭河干流上游林家村及下游華縣斷面2000年—2009年10年的實測平均年徑流量分別是多年平均值的25%、63.8%,為最枯水期;2010年—2014年的平均年徑流量分別是多年平均值的33%、86.9%,分別比21世紀前10年的實測平均年徑流量偏多5成和4成。
盡管渭河上游林家村斷面的來水水質變化不大,但渭河干流中、下游主要水質斷面的化學耗氧量(COD)、氨氮值明顯降低。目前,渭河出省處吊橋斷面COD濃度已達到Ⅲ類水質標準限值,氨氮濃度已接近Ⅳ類水質標準限值,渭河干流水質污染程度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