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濟寧市財政統籌安排地方預算資金,多層次、多元化籌集社會資金,不斷放大財政資金的乘數效應,構建起多位一體水污染防治體系,提升了水污染防治工作效果。
加大保護投入力度,實現持續利用。籌集資金14億元,重點用于全市骨干河道和中小河流治理、重點平原洼地治理、南水北調截污導流工程,大力支持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建設,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引豐補枯、引清釋污功能,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飲用水源地的供水安全。
加強水源污染治理,造就源頭活水。籌措資金23億元,重點支持了南水北調水污染防治、湖泊生態和濕地建設、重點污染源及水質自動監測體系建設等工作開展。2011年至今,我市共爭取南四湖生態環境保護中央補助資金4.5億元,完成了65個重點水污染防治項目,帶動社會及地方政府投資23億元,加快推進了人工濕地及生態修復、工業治污和環保能力項目建設。
堅持點面治污結合,建設生態農業。市級安排資金670萬元,支持85家畜禽養殖企業開展雨污分離系統等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投入1000萬元,啟動實施生態漁業建設項目,先期改造3500畝生態池塘,通過財政資金的持續投入,逐步完成25萬畝的池塘改造任務。市級安排資金1200萬元,支持開展市級生態農業循環示范園區創建,探索解決農村面源污染新途徑。
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強化源頭防控。市級財政設立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高污染、高耗能的水泥、焦炭、電力等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和關停“土小”企業,并對節能減排突出貢獻企業給予資金獎勵,有效減少了污染物排放,確保了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