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調蓄池的雨水,今年將首次監測其水質指標,再視數據決定如何利用。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排水集團了解到,集團所屬的84個雨水泵站和34個調蓄池均已進入“備戰”狀態,既能削峰又能積蓄雨水的調蓄池將在汛期起到關鍵作用。據悉,本市最終將修建61個調蓄池,蓄水能力將從目前的14萬立方米增至21萬立方米,接近陶然亭湖的蓄水量。
左安門橋東北角的一處只有五六平方米大的灰房子,暗藏著“地下乾坤”: 三層樓深的空間里,只能靠手電筒的光亮探路,光影下廊柱支撐、恍如置身地下宮殿。而這個容量為8026平方米的調蓄池,專門用來收集方圓5公頃的雨水。整個空間被左右相隔成一大一小水池,各司其職。小池子容積1977立方米,負責收集初期15毫米的雨水,通過污水管線送去污水處理廠接受處理。而達到一定水位后,泵站會自動啟動抽升,將雨水排入南護城河。遇強降雨,抽升不及時,大池啟用,干凈雨水就會被送入容積6000多立方米的調蓄池存起來。
市排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已經建成這樣的蓄水池34個。根據計劃,全市最終將修建61個調蓄池,蓄水能力將達到21萬立方米,接近陶然亭湖的蓄水量。調蓄池在橋區排水達到飽和的情況下啟動運行,實現削峰功能,同時又可積蓄雨水。
相關負責人同時指出,去年收集的雨水多被直接排入河道,而今年為了更好地利用收集的雨水,將開始對收集的雨水進行水質檢測,對采到的數據進行積累、分析后,摸清其水質,再決定是直接用于道路降塵、綠化灌溉、洗車,還是要經過消毒等步驟再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