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5月13日上午,省環境保護廳發布的“河南省2015年第一季度省轄市城市河流水質情況通報”中顯示,省轄市共計60條河流中,開封黃汴河水質排名第10位,屬Ⅲ類水質。黃汴河的臟臭現狀到底是如何造成的,是否可以根治,有無治理進程的時間表?大河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對黃汴河沿岸及環保部門進行了探訪。
環保釋疑
環保部門回應五大疑問
為什么市民的感受與省環保廳發布的水質通報結果之間的反差如此之大?就市民近期提出的五個主要疑問,開封市環保局污染防治科一一做出回應。
[疑問一]排名前十,水質為何還這么差?[回應]這與監測點位有直接關系
“黃汴河的監測點位是在上游孫李唐橋附近,因為這條河的界線不明顯,所以市民感受到黃汴河的臟臭是在城區大梁路附近南北走向河中游處,算是護城河的區域內。”開封市環保局污染防治科科長江輝表示,在省環保廳每個季度的監測中,兩次由當地采樣后送達省廳,一次由省級環保部門直接來開封采樣。“采樣點位是固定的,采樣時間由全省統一規定,在每月10號之前所有市都要采樣監測完畢。”
“黃汴河孫李唐斷面是一個設置多年的監測斷面,有連年的監測數據進行對比。下游監測點位為黃汴河下游的羊市橋附近。”江輝稱,監測斷面的設置不僅反映出水質如何,還要將這條河流的整體水平均值反映出來。在省環保廳公布的60條河水質通報中,顯示開封東護城河的水質非常差,為劣V類,排在后10名中。“老百姓感受最深的黃汴河水質差,應該就是羊市橋斷面監測到的劣V類水質,是黃汴河和東護城河兩條河相交后監測到的水質。”
[疑問二]黃汴河的臟臭是由工業、企業污染造成的嗎?[回應]現在已經沒有工業污染水往黃汴河里排放
[疑問三]造成黃汴河多年臟臭的主要污染源是什么?
[回應]1.雨污合流,污水和雨水的獨立管網建設不完善
據江輝了解,城市管網中“雨污不分”的問題在全國范圍內都普遍存在,這是城市建設的一個“欠賬”,也直接造成了如今黃汴河的依然臟臭。
按規定,一個城市應該建設有獨立的雨水管網和污水管網——污水全部進入污水管網,通過市政泵站導入至生活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下雨時雨水應流入相應雨水管網,初期地表雨水通過道路上的箅狀窨井流入雨水管網——按照國家的嚴格規定,攜帶地表泥污臟物的初期雨水也應進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后期雨水可以進入河道,通過防汛河道向外導出。
“但在很多城市,這種獨立管網是并不完善的。包括開封在內,現在的狀態還是‘雨污合流制’。”江輝介紹,合流會出現的問題就是,不下雨時管網會處于“憋忍”或“強制抽水”至污水處理廠的狀態,但當下雨時,會出現污水隨雨水一起進入河道的情況——這就是雨污不分造成的截污后,污水還會進入河道的原因。
2.一些市民亂拋亂排的不良行為
一些市民向河道內亂拋亂排的不良行為,也是造成黃汴河臟臭的原因。
“黃汴河河水中漂浮著的黑褐色不明物體為河底上浮底泥。”江輝說。
早先的城市發展確實讓黃汴河成為了一條納污溝,當年的城市基礎設施不健全,民眾的環保意識和城市的環境管理意識不夠強,出現過兩邊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黃汴河的水就變得很臭很臟。”但是,2013年年底左右,市區已經基本完成護城河周邊的截污工作。市民反映的“黃汴河臟臭是由于附近居民區生活污水”的問題已不存在,這些生活污水會進入市政管網然后進入生活污水處理廠。
據了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產業布局不合理,出現過造紙廠、漂染廠、皮革廠等工業、企業污水向黃汴河里排放的狀況,象征污染嚴重的“彩虹河”景象曾一度出現。后來因為這些企業的倒閉、搬遷等因素,現在已沒有工業、企業排污口向黃汴河內排污的情況。
對于采訪中記者遇到的沿河在建工地直接向河內排水問題,江輝表示,這是一種“井點降水”的施工工藝,屬于抽取地下水外排的臨時措施,并不屬于向河道內排放工業、企業污水范疇。
[疑問四]黃汴河里現在看著是死水,為何不引入活水?[回應]無專門的補水渠道,無法保證生態水補給
江輝表示,從城市河道的改善方式來看,除了截污讓污水得到有效處理不進入河道以外,還得有活水不停地補給,這樣才能有效保證水質。只能通過農業灌溉渠道把黃河水引入城市水系。然而,這就會出現農業用水和生態用水的矛盾,農業急需灌溉用水時,無法將城市景觀所用生態水引入。
2013年,開封市在黃汴河濱河路衛校附近建造了一座橡膠壩,建成后通過橡膠壩使河道內水位增高,然后由壩附近的市政泵站將河水抽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臨時性減少污水下排。
從長遠看,開封城區的護城河會導入生態水,通過橡膠壩把清水蓄存住,變成景觀河。“橡膠壩的作用一是臨時截污,二是長遠建設城市景觀河時抬高水位,把清水留住,保證引入活水的水質。”
[疑問五]
黃汴河呈現臟臭這么多年,
如何治理,進程時間表是什么?
[回應]
成立河湖保潔公司,逐步消除污水直排現象
據江輝介紹,開封市專門成立了河湖保潔公司,負責清理河道水面漂浮物和沿岸垃圾,清除河道內排污口、水閘、河埠等附屬設施周邊區域的廢棄物、堆積物,徹底消除影響水質環境的各種污染物。
按照“雨污分流、污水納管、排放達標”的原則,制訂污水接入城市污水管網實施方案。到2015年年底,基本完成建成區直排污染源截污納管工作,消除污水直排現象。
雨污分流管網改造中,在查清雨污混流排水口污水來源的基礎上,對因排污管網不完善造成雨污混流的,完善管網,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對因排污點源私接或錯接雨水管道造成雨污混流的,實施點源改造整治。
在《開封市城市河流清潔行動計劃開展情況》通報中顯示,按照“一年新變化、三年見成效、五年水更清”的總體目標,爭取經過3-5年的努力,全市城市規劃區內河流水環境質量明顯好轉。
“城市河流的水質改善是個系統工程,也是多部門合作的大型工程。”江輝建議,市政部門進一步完善地下管網的同時,相關部門也應該在河道兩側設留一些生態用地,對黃汴河進行生態隔離防護,讓小飯店小商鋪遠離河道,利用建設綠地、種樹等方式隔開商業店鋪與景觀河道,保護河道內水質。
治理難題
作為相關責任部門城管局一直“躲貓貓”
記者從跨度為一周的采訪中獲悉,開封市環保局在河道管理方面負責工業、企業的排污問題,其余生活污水排放及處理、市政管網和泵站建設等多個環節均由開封市城管局市政管理部門負責。
從5月20日至今,記者五次撥打該局市政科電話23933581對黃汴河相關問題進行咨詢,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一位女工作人員首次接聽后表示自己并不清楚這些問題,科室負責人不在且不便提供其手機號碼。“市環保局牽頭,我們輔助,直接去找環保局吧。”
5月26日,記者再次撥打此電話希望能當面采訪科室負責人,這名女工作人員再次建議記者直接咨詢環保局。一再要求下,她答應聯系其科長進行匯報,讓等回音,記者再次致電,她表示聯系不上科長,“科長在忙項目”。
截至昨晚記者發稿時,仍然沒有得到開封市城管局市政科任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