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市城市河湖管理處獲悉,城市河湖沿線現有排水口920個,其中雨污合流口278個,目前尚有30處未完成治理。本市將通過市人大常委會啟動執法檢查、“河長制”推廣試點等多種方式,保障河湖水環境。
排水口不斷有污水流出
在永定河引水渠金溝河段,兩處排水口不斷有污水流出,導致河面有厚厚的褐色淤泥沉淀物。“去年才清過一次,又這樣了,到了夏天就更臭了,只能繞道兒走”,一位路過的居民告訴記者。記者了解到,永引渠四環路橋下右岸水口長時間存在排污現象,根據粗略統計,每年直排生活污水約六七萬噸,對水質及河道環境影響很大。經過排水集團排查,該河段總共有6處污水源,造成大量污水入河。
河湖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城市河湖沿線現有排水口920個,其中雨污合流口278個。2014年,河湖處會同市排水事務中心、市排水集團、責任單位,對永引渠四環路水口和西翠橋水口、東土城太陽宮水口、雙紫的幾個水口、轉河高梁橋水口、南護的開陽橋水口、玉南橋水口等36處階段性排污水口進行治理和封堵。到目前還有約30處未完成治理,其中通惠河的18個排污口未完成治理,其他河道有12處排污口未完成治理。
市人大啟動水污染檢查
日前,市人大常委會水污染防治系列法律法規執法檢查組,正式啟動對本市河湖水環境的執法檢查。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水務部門將加快推進清河、涼水河、通惠河、蕭太后河、溫榆河、北運河水環境綜合治理,確保治理后的河段水環境明顯改觀。力爭到2016年,基本解決重點河段污水直排入河及河道“臟、亂、臭”問題;到2020年,基本實現中心城區河湖“水清、岸綠、安全、宜人”,全市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今年試點“河長制”
“河長制”,就是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分別承包一條河,擔任“河長”,負責督辦截污治污。目前,本市正在對通惠河水環境進行整治,結合此次整治,將探索建立“河長制”并試點推行,初步暫定海淀和門頭溝進行試點推行,相關具體實施細則尚在探討中。
據了解,一些城市已有“河長制”先例。去年起,為保證進入密云水庫的潮河水質,承德市在水庫上游潮河流域設立了河長制,沿岸每個區縣的區長、縣長以及區委書記和縣委書記都是一級河長;鄉鎮一把手擔任二級河長,對當地水污染防治、水環境生態保護負責。一旦出現水污染、水質下降、生態遭破壞等問題,第一次被約談;第二次將被“黃牌”警告;第三次,直接撤職。市水務局表示,下一步,將把流域水系治理責任逐級向下傳導,進一步強化區縣治污責任,逐條河落實綜合治理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