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安排,省人大常委會近期組織駐豫全國人大代表分四組開展專題調研。5月12日至15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書記劉春良帶領駐豫全國人大代表第一調研組,圍繞“關于建立南水北調中線水質保護長效機制問題”開展調研。
調研組聽取了省南水北調辦公室、環保廳、林業廳和南陽市的情況匯報,到淅川縣樺櫟扒移民新村、淅川縣總干渠綠化帶、渠首工程、渠首環境監測應急中心、沙河渡槽工程、許昌段總干渠綠化帶、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鄭州市中原西路南水北調生態走廊示范段進行實地查看。在15日下午召開的調研總結座談會上,代表們踴躍發言,從不同角度為建立水質保護長效機制提出意見建議。
劉春良指出,南水北調工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世紀工程,而水質是否達標是工程成敗的關鍵。調研中,深切地感受到全省各級各部門對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和水質保護工作高度重視,作為水源地的南陽市,更是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巨大貢獻。下一步,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起草好專題調研報告,圍繞建立水質保護長效機制多提務實管用、針對性強的對策建議。他強調,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政治擔當,從體制機制政策上突破瓶頸,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水質保護工作。要進一步推進經濟轉型發展,在保水質、強民生、促轉型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和結合點,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確保一渠清水永續北送,更好地服務沿線人民。
張立勇、王明義等30位駐豫全國人大代表參加專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