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今年汛期還有一個多月時間。針對防汛,主城區今年有哪些準備?日前,記者到市政公用局排水管理處進行了采訪。
未雨綢繆提早啟動
據水利部門介紹,我市汛期從6月1日開始,9月30日結束,主汛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
今年,我市提早啟動城市防汛工作,3月18日,一年一度的“百日會戰”春季清掏工作啟動,重點疏通清掏全市100多條主次干道、15000座收水口、100余公里過路管線。清掏管線時先主干道,后次干道。疏通清掏方式實行“一條龍”流水作業,即開井、人工清掏收水口、射水疏通過路管、維修設施、蓋井的程序。
排水管理處擔負著全市933公里市政排水管網、20000余座檢查井、15000余座雨水口和25座雨污水泵站的維護管理任務。現在我市中心城區雨水和污水管網的總長度是919公里,其中雨水535公里、污水384公里。這些管網存在三個問題,一是老化標準低。中華大街、人民路等125條主次干道的排水管
線均修建于1980年以前,設計標準低,管徑小,而且不少商販把塑料袋、剩飯剩菜等垃圾倒入雨水井中,導致汛期雨水排泄不暢。二是路網建設和規劃實際矛盾。在道路建設中,局部路段沒有排水出路,導致降雨時產生積水。三是外圍河渠排水不暢。負擔城市雨水外排的外圍出路,包括滏陽河下游、邯臨溝、鐵路邊溝等河渠斷面狹窄、淤積嚴重,出現“河水頂托”現象,排向這些河渠的路段積水受阻。及早動手開始“百日會戰”,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保障市民雨季出行便利。
立交橋既是重點,又是難點“今年的防汛重點仍是立交橋和城區主干道,難點還是立交橋。”市政排水管理處的負責同志表示。
我市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雨水管網的走向基本沿著地勢鋪設,近七成城區面積徑流雨水通過不同排水系統排到滏陽河里。多年來,滏陽河水位高漲,我市東部的某些地區地面比滏陽河的水位還要低,這就出現了滏陽河河水向低洼區域“倒灌”的現象,專業上稱作“河水頂
托”,也就是大家看到的積水。平地都比滏陽河水位低,立交橋下面就更容易積水,且不容易及時排出。
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市建設了4座固定式滏陽河雨水強排泵站,有效解決了因河水頂托造成的道路雨水排放不暢問題。
我市京廣鐵路沿線有9座下穿式立交橋,也就是地道橋。我市專門成立了護橋分隊,每座立交橋配有鏟車、救生圈、沙袋等防汛物資。一有雨情,護橋人員直接奔赴橋頭兩端,通過在線控制系統對橋下水位進行觀測,如遇暴雨橋下積水達到警戒水位(30公分)時,防汛指揮調度小組就會第一時間通知護橋人員實施斷交,協同交警部門禁止行人車輛通過。如有需要,還會將沙袋放置在橋頭攔截涌入橋下的雨水,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雨水管網清淤”工作同步進行,主要對去年雨季排水不暢、路面積水嚴重的滏河大街、滏東大街、滏漳路、滏園街等街道及沿京廣鐵路自南向北的人民立交橋、叢臺路立交橋、聯紡立交橋等9座立交橋雨水收集系統進行疏通維護。同時,今年將徹底清掏全市25座泵站集水池。
調度系統將顯神威
“今年的亮點是啟動防汛指揮調度系統,主要用來對付‘地道橋’。”市政排水管理處負責同志介紹,“汛期時,一旦立交橋下面有標尺,攝像頭看到水位超過警戒線,工作人員就會根據系統視頻監控遠程開啟電泵抽水,并通過語音對講集中調度指揮各泵站人員實施斷交。該系統同時與城市天網實現有效對接,大大延伸了市政防汛與公安交通網絡的覆蓋范圍。”
據了解,防汛指揮調度系統去年試運行,具備視頻監控、遠程控制與語音對講功能,具備了城市防汛全天候無人值守的運行能力。其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已完成了市城區內10座主要雨水泵站和相關立交橋實時視頻及自動控制的系統建設,實現了泵站群及各個泵站內部泵群的自動化遠程控制和集中調度指揮。
根據往年經驗,已編制應急預案,同時加強防汛人員搶險演習和實戰能力,加大防汛物資儲備總量,配備應急電源車、綜合搶險車、挖掘機等大型搶險設備,保證汛期排水設施正常運轉,保障排瀝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