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最缺水的國家之一,人均可更新淡水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更為嚴重的是,水體污染嚴重:我國劣V類水質占總河長的14.9%,劣V類水質斷面比例達到19.5%。先污后治,亡羊補牢。《水污染防治計劃》對江湖水源、黑臭水體、工業廢水、城市和村鎮生活用水等提出了未來15年的治理目標。
兩萬億治水盛宴開席。“水十條”將會帶來一個怎樣的天藍水凈的生態,又將如何改變水務市場格局?
民間資本活躍的浙江省,從來不缺創新的基因。在“五水共治”項目資金來源上,除了傳統的銀行信貸外,包括私募債、企業捐款、PPP等的融資模式已在全國先行一步。
在公用事業領域,浙江省的PPP(公私合營)模式方興未艾。去年年初,浙江省省長李強就明確提出要積極探索PPP等模式,解決“融資平臺債務高”、“公共服務供給效率低”、“民間資本進入難”三大問題。
4月8日,注冊地位于杭州余杭的興源環境公告稱,公司與湖州市吳興區人民政府簽署了《湖州市吳興區東部新城污水管網提升改造PPP合作框架協議》,該項目投資總額約為2億元,該項目建設計劃在2年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