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國玲代表就地下水污染防治提出建議。
昨天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議案提交截止日期。在江蘇省代表團,由全國人大代表杜國玲領銜提交的“盡快制定《國家地下水污染防治法》,有效保護地下水生態環境安全”議案引起代表們的強烈共鳴,共有32名代表聯名支持。
連任兩屆全國人大代表,生態文明一直是杜國玲關注的重點。數年來,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的熱點、難點問題連續“發聲”,所提建議、議案受到了全國人大、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認真辦理。相關議案建議中提出的“修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增加細顆粒物PM2.5等監測指標”“建立生態補償制度”“開展國土江河綜合整治”“擴大天然林保護范圍”等都已經得到落實并實施。
此次參會,除了提交“盡快制定《國家地下水污染防治法》,有效保護地下水生態環境安全”這一議案之外,杜國玲還領銜提交了“盡快制定《國家濕地保護法》,建立健全國家濕地保護法律體系”和“關于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國家地下水污染防治情況開展專題詢問”兩份議案,此外,還提交了“關于盡快制定國家《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建議,重點關注地下水污染問題。
杜國玲介紹,根據《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全國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目前,國家規范地下排污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水污染防治法》,但這部法律中許多技術性條款,諸如監測標準、水質標準、水環境容量等規范嚴重滯后。2008年2月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雖然規定適用于防治河流、運河、灌溉渠、水壩等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但并沒有能夠保證法律有效執行、使污染地恢復原狀(凈化)的具體措施等。
地下水污染防治國家立法已經刻不容緩。為此,杜國玲呼吁全國人大常委會盡快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下水污染防治法》,明確環境保護部門對地質環境的保護、管理的職能和主體責任。同時突出嚴格執法,對違法行為要進行高額處罰甚至上升到刑罰措施;建立地下水環境信息強制公開制度,動員全民參與,提高環境監管能力。
此外,杜國玲建議,盡快制定國家《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規定地下水的質量分類、地下水質量監測、評價方法和地下水質量保護,并適用于所有地下水。同時,盡快制定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通過立法明確實現國家層面對濕地的整體保護和統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