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水質性地表水資源短缺問題日漸凸顯,把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源的地區,特別是一些經濟發達的沿海市縣逐漸增加,由此而帶來的嚴重問題是,地下水資源污染不斷加重。在海南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劉成才等代表也關注到了這個問題,提出《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地下水資源保護的建議》,建議加強地下水資源保護,制定有利于生態環境的地下水開發模式,嚴格加大地下水污染懲罰力度。
劉成才等代表指出,目前海南省部分城市由于缺乏科學合理開采布局和調蓄,各地區開采程度很不平衡,使得有限的地下水資源無法得到充分有效的開發利用,造成有些地區嚴重超采,而有些地區則尚未合理開發。有的部分沿海地區市縣,還存在因地下水開釆過度,造成了海水入侵環境地質的嚴重問題。同時,全省普遍存在畜禽養殖場建設污水治理設施配套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環保意識淡薄等問題,造成畜禽排泄物不經處理便亂排亂放,導致地表和地下水體嚴重受污染。
另外,隨著經濟的發展,農藥、化肥、生活污水及工業“三廢”的排放量日益增大,而這些污水大部分未經處理直接排出,構成了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同時,由于過量開采地下水資源,造成地下水位的不斷下降,客觀上為廢污水的加速入滲創造了有利條件。
對此,劉成才等代表建議,健全完善地下水監測網絡體系。建立地下水長期觀測點監測網,增加監測頻次和水質指標,將企業監測井納入監管范疇。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體系。堅持以防為主、以治為輔,開展重要場地和區域的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嚴格加大地下水污染懲罰力度,統一規劃和管理地下水、地表水污染防治。
同時,要制定有利于生態環境的地下水開發模式。開展水資源優化配置與聯合調度,以地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為主。地下水以保護為主,嚴格控制開采,地下水資源主要作為局部水資源缺乏地區的水源,沿海市縣缺水地區可以考慮海水淡化。充分發揮規劃的基礎導向作用和剛性約束作用,加快編制專項規劃,配套出臺相關管理辦法,為加強地下水資源保護、實現總量控制和優化資源配置奠定基礎。強化工作聯動機制,國土資源、水利、環保等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分工,密切協作配合,形成整體合力,建立地下水資源保護的長效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