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南水北調水源開始向河北省石家莊市主城區供水。圖為該市西北地表水廠工人在調試水處理設備。新華社記者朱旭東攝
入口微甜,較為綿軟,水垢也少
“現在的自來水燒出來的水,入口微甜,較為綿軟,水垢也少,熬出的粥也比以前好喝。”8日中午11時30分,正在家中做飯的石家莊市新華區天下錦程小區居民敦惠琪大媽對記者說。當日,經過4天的試運行,石家莊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西北地表水廠通水運行,主城區150萬居民開始喝上漢江水。
在西北地表水廠入水口,記者看到,漢江水經過閘門奔涌而出,浪花飛濺。石家莊市供水公司總經理劉建波介紹,原來承擔市區主要供水任務的第八水廠日供水能力為30萬立方米,主要采用崗南、黃壁莊水庫水源。新建的西北地表水廠在第八水廠西側,日供水能力為10萬立方米,完全采用漢江水。現階段,主城區供水按漢江水與本地水1∶4配比。等到主城區其他3座水廠投用后,將全部切換為漢江水。
“未來通水過程中,我們將嚴格執行水質三級檢驗制度,增加水質監測點,加密監測頻率,密切關注水質變化趨勢,實施制水生產精細化管理,加強工藝過程水質預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劉建波說。
南水北調工程是國家為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而實施的重大民生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引水,經豫、冀兩省自流到京、津,全長1432公里,石家莊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依托中線總干渠和石津干渠兩條骨架,通過16個分水口引水,建設16條水廠以上輸水管道、24座水廠及配水管網,實現向主城區及沿線和沿線以東的9個縣(市),石家莊裝備制造基地、西部生態新區、鹿泉綠島火炬開發區、贊皇五馬山工業區4個重點生態和工業園區供水,年均分配石家莊市引江水量7.82億立方米。
石家莊市是我國最嚴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南水北調通水,雖然可以緩解水供需矛盾,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石家莊市的缺水問題。“我們將嚴格落實取水許可制度和計劃用水管理制度,規范用水,厲行節約,努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石家莊市水務局副局長王振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