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江地處丘陵,農村群眾的居住較為分散,飲水工程不僅點多而且面廣,當地村民大多采用鉆井取地下水源,原本修建時水量能滿足使用,但由于干旱及社會發展等其它因素影響,現在羅江現農村的造取水量不能滿足,以及災后重建移址建房,又產生新的飲水不安全人口。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川省水利廳轉下達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01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下達了羅江縣“十二五” 農村飲水安全項目任務,要求解決4.9518萬農村居民和4320名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隨后羅江縣“十二五”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就在全縣境內的十個鄉鎮開展開來,截至到目前,共建設了45處集中供水站其中包涵6所農村學校、475處分散供水站,解決了近50000名農村群眾和4000余名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據了解,該工程已于10月下旬開工,目前已完成總任務的75%,預計春節前將全部整體完工。
為了進一步做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羅江縣水務局還在創新運行機制,規范經營管理上下了一番狠功夫。一方面依靠縣自來水公司管網延伸已到金山鎮、白馬關鎮、御營鎮、鄢家鎮、新盛鎮的供水管網主框架,按照城鄉供水一體化模式,利用“十三五”提質增效,依靠羅江縣現有彭家壩、白土地兩座小一型水庫和即將建設的三漁中型水庫為水源,積極申報新建規模以上水廠3座,搞好統籌村鎮供水規劃,達到農村供水全覆蓋。另一方面還不斷探索建立專業化管理,根據工程實際,可探索托管、承包經營等方式,將工程的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由專業化的公司來管理和運營,或者管養分離,以鄉鎮或者已有水廠為依托,由專業化的運營廠站來承擔維修養護任務。與此同時還建立良性運行機制,按照國家、省、市、縣有關管理辦法,制定切合我縣實際的農村供水工程管理辦法、建立維修養護基金、水源保護、水質監測、水費計征等規章制度,按照有償供水的要求,進行成本核算,堅持按成本依法合理收取水費,保證工程的可持續運行。并且還建立專業的農村供水管理機構和管理隊伍,維護農村供水設施的正常運行,也加強對農村供水管理隊伍的建設和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供水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為廣大村民提供優質服務,更好地發揮工程供水的社會效益,實現農村供水規范化管理,確保農村供水工程的良好持久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