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頭巷尾的垃圾沒有了,田間地頭的塑料袋不見了,也飲用上干凈的自來水了。”談起自己周圍環境的巨大變化,荔浦縣茶城鄉屯留村村民李庭宇深有感受。自“美麗桂林·清潔城鄉”活動開展以來,該縣不斷強化鄉村環境衛生整治,按照“家園環境高標準、水源質量高要求、田園生態高檔次”的要求,制定出臺了《關于深入開展“清潔家園”活動的通告》、《關于“清潔水源”活動的暫行規定》、《關于深入開展“清潔田園”活動的通告》,全面開展對農村垃圾收運處理、生活污水治理、田間廢物清理工作,實現了家園水源田園保潔全覆蓋的目標。
為了加大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該縣明確提出農村“八化”建設目標,即10個縣級示范村、60個縣級重點村、縣級達標村都必須達到保潔凈化、村道硬化、節點綠化、路燈亮化、房屋美化、公共設施實用化、主導產業特色化、城鄉一體化“八化”的建設標準。修仁鎮柘村屯投入資金100多萬元硬化道路2000多米,聘請2名保潔員維持日常工作,村屯綠化帶綠化面積達1500多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48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正由鄉村型向城市型轉化,逐步實現了“八化”目標。青山鎮松林村和平新屯成立了清潔城鄉理事會,制定了“戶戶”參與的監督制度,每戶出一人組成監督組,輪流對該屯的衛生工作進行監督,做到戶戶參加,人人參與,自覺遵守村規民約,形成了長效衛生管理制度。目前,全縣已經落實村屯保潔員1405人、道路保潔員391名,安排經費600多萬元,把所有村屯、國道、縣道、鄉道、村道均納入保潔范圍,實現清潔家園全覆蓋。
為了實現水常清讓農村群眾喝上放心水,該縣加大了對生活污水的治理、村鎮污染水體清淤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力度,全面徹底清理鄉村小溪流、公共池塘、溝渠堆積的陳年垃圾和水面漂浮的生活垃圾等,對原設立在靠近水源的垃圾池進行轉移和整改;按河流屬地管理原則,每個村屯落實了河道保潔員。負責雙江鎮龍坪河的保潔員蘇樹明,每天都順著自己負責的河段走上一圈,一經發現白色泡沫漂浮物等垃圾,就及時收集到固定的場所集中起來,再進行分類處理;荔城鎮嚴格執行《禁止水庫承包養殖》的規定,全面禁止水庫承包養魚等水產養殖行為,不定期地對轄區內的水庫進行了排查,為水庫水質把脈,確保群眾用上放心水。目前,全縣1200公里縱橫全縣的大小河流、32個小二型、小一型、中型水庫都落實了保潔員,實現水域保潔全覆蓋。
為了推進生態農業協調發展,該縣采取多項措施扎實抓好“清潔田園”工作。花 鎮積極開展“田間地頭隨手撿·廢品廢物規范清”及“小手牽大手”等主題活動,發動廣大干部職工與群眾開展“白色污染”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清收和分類處理農藥瓶等田間地頭農業生產廢棄物;東昌鎮東陽村大力推廣頻振式殺蟲燈、生物農藥防治等生態防控,推廣秸稈還田、測土配方施肥、水肥管理一體化、“三避”等農業清潔生產技術,全村1000多畝楊梅果產業實現綠色發展。目前,全縣田間地頭按區域面積、道路狀況等擺放專門垃圾桶1.5萬個,由8個廢舊回收店每周1-2次集中回收、處理田間廢棄物,實現清潔田園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