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季,南昌的青山湖部分湖區就變成了綠漆一樣的顏色。近年來,有關河湖藍藻泛濫的危機引起了廣泛關注,就連鄱陽湖也未能幸免。日前,國家有關部委聯合印發的《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2013-2020年)》帶來了好消息,因為我省有13個湖泊將受到特殊保護。
鄱陽湖現水華藍藻聚集
鄱陽湖第二次科學考察日前結束,科考人員通過現場調查和多年數據對比發現,部分湖區已出現水華藍藻聚集現象,并呈逐年加重趨勢。科考中還發現,在鄱陽湖幾處相對靜止的湖區,已形成水華藍藻漂浮聚集層。
專家稱,如果藍藻大量爆發,整個湖泊中的氧氣會被它們消耗掉,水生植物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會死掉,魚類,蝦類等生物也會死掉。藍藻一旦成為優勢藻種,對鄱陽湖的生態環境將非常不利。
產生藍藻的原因除天氣持續高溫外,還與長期以來周邊生活污水直排,造成湖水富營養化等因素有關。專家指出,藍藻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應該加大干預力度。
根據省環保廳發布的2013年江西省環境狀況公報顯示,鄱陽湖部分監測點水質輕度污染,營養化程度為中營養,主要污染物為總磷。
南昌多個湖體遭藍藻污染
青山湖作為南昌城內最大的景觀湖,水域面積達300萬立方米,是南昌市著名的風景游覽區。然而,今年以來,青山湖反反復復遭遇了幾十次藍藻污染,面積最大時達到數百畝,為近年來所少見。而事實上,這一現象已經存在多年。
近年來,梅湖和黃家湖也頻頻遭遇大面積藍藻污染。記者發現,不少湖泊周邊散布一些排污管道,周邊許多酒店的生活垃圾均倒在湖邊上,污水直排入湖。另外,部分企業、居民在湖邊建造露天廁所、開辟菜地,污物、糞便到處都是。
去年8月,為抵御藍藻兩度入侵,青山湖區風景區管理處采取緊急行動,整體水質才有所改善。為了治理藍藻,今年,南昌擬引入300萬立方米活水,強力治理藍藻污染。
專家稱,對付藍藻,只有讓水質改善,才能減少其大肆滋生。
13個湖泊將受到特殊保護
一個好消息是:前不久,經國務院批準,環保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2013—2020年)》,365個水質較好湖泊將受到特殊保護,其中我省有13個湖泊。
據介紹,規劃期限近期為2013年至2015年;遠期為2016年至2020年。到2015年,優于Ⅲ類(含Ⅲ類)的湖泊水質不降級,其他湖泊水質達到Ⅲ類目標。具體指標包括水質、生態和管理3個方面。至2020年,規劃內湖泊的水質進一步改善,水質為Ⅰ、Ⅱ類的湖泊比例有所增加,湖泊生態環境自然恢復能力明顯增強。
我省有13個湖泊納入了《規劃》之中。其中10個湖泊是水面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具有飲用水水源功能或重要生態功能的水質較好湖泊,具體為柘林湖、仙女湖、萬安水庫、陡水湖、軍山湖、珠湖、洪門水庫、赤湖、八里湖、鄱陽湖。目前,這10個湖泊水質現狀均為Ⅲ類,按照規劃要求,到2015年,優于Ⅲ類(含Ⅲ類)的湖泊水質不降級,其他湖泊水質達到Ⅲ類目標。另外3個湖泊是水面面積為20至50平方公里,具有飲用水水源功能的水質較好湖泊,分別是為長崗水庫、東津水庫、武功湖。
《規劃》提出堅持保護優先和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優先保護水質較好、具有重要飲用水水源或重要生態功能的湖泊。據介紹,由于規劃內的湖泊半數為飲用水源,規劃的實施將有助于提升飲水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