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逼近,江東迅速進入緊張的防臺防汛狀態,區“三防辦”及時成立抗臺指揮部,區四套班子領導帶頭深入各自聯系點,靠前指揮,各項防臺防汛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
江東充分吸取往年防臺工作積累的經驗教訓,把防御城市內澇作為抗臺工作重中之重。趕在臺風來臨前,江東完成低洼地段配電設施進行抬高改造,累計改造配電室11個,配電分支箱93個,電表箱140個,減少降雨對居民用電的影響。區智慧城管中心實時監控內河水位及外江潮位的變化,通過全區9個沿江閘門、70座閘門井、5座提升井實施科學泄洪排水。
針對劃船小區、曙光一村、潛龍二村等15個低洼地易積水區域,江東集中力量清除附近垃圾雜物、疏通淤積管網、修復破損設施,并在每個小區都放置了排水泵,確保雨水排除暢通。截至目前,累計投入草袋1.52萬個,水泵115臺。
為防止臺風暴雨帶來的次生災害,江東加強危舊房屋、臨時建筑、工地安全巡查監測。組織成立4個危舊房屋排查小組,分區域對轄區內危舊房屋進行排查,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房屋,按照“一人一幢”要求,24小時巡查監控,轉移群眾650余戶。對在建工地的塔吊、施工電梯、腳手架、臨時工棚等設施及時加固或拆除,切實消除安全隱患。
此外,江東每個街道、社區都成立了“抗臺救災應急支援者服務隊”,給身邊困難人員提供幫扶。同時,通過網站、qq群、微博等隨時播報臺風最新動向,引導居民群眾做好自身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