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依然青而水不再秀”、“江南水鄉喊渴了”的浙江,正面臨著三大問題:“水多了”——洪澇災害頻發;“水臟了”——水污染嚴重了;“水少了”——水資源短缺。
近日,浙江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發動全省不同地區學生,到家鄉附近河道用空瓶裝滿河水,并拿一瓶礦泉水對比拍照,制成全省水質圖。
“讓學生了解家鄉水源現狀,提高學生保護水源意識,以及深入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輔導員胡卓文說,為此,她帶領四個學生到浙江省天臺縣雷鋒鄉里良村進行實地調研。
您是否知道“五水共治”中的“五水”具體指的是什么?您覺得里良村的水環境保護方向還需要改進?
“通過一些問卷調查發現,大部分村民缺乏治水、護水意識,此次調查不僅要檢測當地水質,而且要提高村民保護水源意識。”2012級稅務班的張芳同學說。
“在這個常住人口只有一百多人的村里,養殖污水直排,河道里的水別說喝了,就是走在旁邊都要捂著鼻子趕緊走。”說起養殖場將污水直排,不少村民抱怨道。自從村里實施“人畜分離”政策,將河道邊大規模的養殖戶進行拆遷與整改后,全村的河水已經基本達到二類水標準,其中有兩個取水點已經達到一類水標準。
村里將每月1日定為“黨員生態日”,村干部進行一天的義務勞動,把河里的垃圾打撈出來。
“里良村只是浙江省諸多地方治水效果明顯的一例,同學反饋,很多地區河道經過整治后,效果都很明顯,通過實踐調查,學生對‘五水共治’這一舉措加深了認識。”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輔導員胡卓文說。
“此次調查,共收集全省20多個地區的取水樣本,通過制成水質地圖,更加直觀地展現出全省治水情況。我們將繼續行動起來,水質好的地區加以推廣,水質較差的地區,提出整治方案。”來自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朱一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