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三門峽市城市引水工程投入運行以來,黃河水就成為市區供水的備用水源。今年3月至今,由于衛家磨水庫水源不足停止供水,三門峽市自來水公司不得不重新啟用黃河水作為城市供水主要水源。
半年來,黃河供水情況如何?市民飲用的自來水水質能保證達標嗎?9月12日下午,記者一行來到黃河岸邊的三門峽市第三水廠進行采訪。
記者了解到,從7月5日起,三門峽水庫開始調水調沙,致使庫區水位迅速下降,難以滿足提水需求,市第三水廠調蓄預沉池內的水源不足,市區居民供水一度告急,僅能保證一個月的用水需求。
8月1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將三門峽市區嚴重缺水情況緊急上報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請求協調黃河防總安排三門峽水庫緊急蓄水,以滿足應急取水需求。黃河防總綜合考慮上中游來水來沙及天氣形勢變化,決定自8月3日起應急抬高三門峽水庫水位運用,達到取水口高程,支援三門峽市應急抗旱供水。三門峽市水利樞紐管理局接到黃河防總的調度指令后,逐步抬高庫區水位。
8月11日,水庫蓄水終于達到基本取水條件后,市第三水廠3臺水泵開足馬力運行,市區居民供水困難狀況得到緩解。
在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東側的黃河南岸,建有市第三水廠的一級提水泵站。就是從這里,黃河水被抽取到不遠處的調蓄預沉池里,又經過二級提水泵站將水輸送到市第三水廠作進一步處理。在二級提水泵站記者看到,調蓄預沉池里的蓄水已經沉淀得較為清澈。
市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鄭文輝說:“在啟用黃河水源這半年時間里,從水質檢測情況看,黃河水的水質是有保證的。”
市自來水公司生產科科長牛三好向記者介紹:“自從今年3月城市用水重新啟用黃河水以來,為了確保供水水質安全,自來水公司加大了對原水水質的監測力度,在原有技術手段上采取了更為嚴格的水質管理措施:每兩小時對原水、出廠水的10余項水質指標進行檢測分析;每天按時對所有出廠水與市區管網末梢水的水質進行抽樣檢測;每周、每月對原水、出廠水、管網末梢水的40余項常規指標進行抽樣檢測。”
記者隨后來到河南省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三門峽監測站,該站負責人程艷華向記者提供了9月9日原水、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的水質檢測報告。報告顯示:原水水質總磷、硫化物等47項指標均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要求;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的PH值、總硬度等42項指標均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