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目前正在報送市政府審批的《市區排水專項規劃(2012-2025)》顯示,東莞擬投入43.89億元,分三期工程建設或改造雨水防澇和污水處理等工程。本次規劃地為237.6平方公里的大市區,包括南城、東城、莞城、萬江等4個街道及寮步西北7個自然村。雨水重現期建設或改造標準最高可到10年重現期。
市水務局稱,目前市區仍存23個內澇點,此次重點改造的兩個工程所在片區屬內澇“老大難”。將在市區內澇整治應急二期工程基礎上,建設莞龍路下橋段排水分流改造工程,投資匡算1.69億元;在市區內澇整治三期工程(北側分流)基礎上,建設新開河南側分流改造工程,這一投資匡算為3.08億元。
市水務局還透露,將完善南城各片區的市政管道至接戶管道雨污分流建設。污水規劃近期(2017年)目標顯示,生活污水處理率將達90%。而2013年這一數字為70.16%。
按照規劃,今年到2017年的雨水工程投資達19947萬元,污水工程投資達54503萬元,共計74450萬元。而中期、遠期全部工程總投資或達43.89億元。“規劃工程建成后,環境、經濟、社會效益將十分明顯。”
市水務局稱,將推行蓄、滯、滲、凈、用、排等低影響開發模式,建設滲透性強的人行道、停車場和下凹式雨水花園,以降低地表徑流,減少初期雨水污染和入河水量,實現生態排水。